news
作者:
發布時間:2023年10月18日 16:44
10月17日下午,以“啟蒙與反啟蒙:弗盧塞爾的數字哲學思想”為主題的學術講座在長清湖校區文浚樓518舉辦。主講人朝鮮大學榮譽教授金成在(Kim Seong Jae) 先生,是韓國媒介美學、媒介現象學以及新聞傳播理論研究的著名學者。任此次講座的翻譯為師從金成在教授的新聞系教師周海寧。執行院長常慶主持了此次講座。
常慶對金成在的到來表示歡迎與感謝,他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鑒而豐富。讓我們共同聆聽金成在教授的論述,思考“反啟蒙”的真正含義,進而“慎思明辨”,提升并完善我們自身的批判能力。
金成在介紹了弗盧塞爾的數字啟蒙思想是如何提出的。西方的啟蒙思想從文藝復興開始,在18世紀達到了頂峰,它打破了傳統偏見,使人得到解放。法蘭克福學派通過《啟蒙的辯證法》對啟蒙的反作用進行了描述,將啟蒙的反作用稱為反啟蒙,弗盧塞爾從符號革命的思考出發,對數字時代的啟蒙提出新的思考。
弗盧塞爾將歷史劃分為傳統圖像時代、文字時代和技術圖像時代。文字符號歷時三千余年,超越傳統圖像,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符號;而數字啟蒙則僅僅歷時數十年便超越了文本,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符號。具體而言,文字意識突破了神話性思維的束縛,技術圖像的出現則是將歷史終結,從而使技術想象的“荒誕無稽式思維”,替代了文本的“邏輯性理性的思維”。歷史的終結代表著抽象游戲的結束,因為一維的線性文字崩潰為零維的點,從有到無,從具體走向抽象;而組合游戲的開始,則是從零維的點入手,通過裝置的運用,建構新的平面——二維平面,從無到有,從抽象走向具體。
弗盧塞爾提出遠程信息社會論,是話語單向傳播與對話雙向傳播的動態平衡。大眾傳媒時代信息受到權力與資本的支配,話語式傳播是主流,同質化的信息終將造成信息的枯竭,使社會走向熵增。遠程信息社會的本質則是高揚對話式傳播路徑的重構,是對話對話語的勝利。在互聯網時代,傳播的文本并非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,協商與參與推動的是“民主的程序化”,彰顯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責任感。弗盧塞爾指出技術圖像的人并非傳統的勞動者,而是游戲者,即從馬克思的精神與環境交換的勞動,轉變為依賴鍵盤進行參與的責任感強的游戲。這種形式的改變,推動人由追求“真與假”的認識論,轉變為追求“體驗”的審美活動,并再次思考“人之為人的根本”。由此,弗盧塞爾提出了數字虛擬和啟蒙的完成。人類的思考方式從客觀真理的生產創造到互聯網社會的美學體驗,從人類自身出發,從無當中創造眾多的多樣性可替代的世界。
教師代表錢婕對金成在教授的講座表示感謝。她指出,媒介技術學研究是傳播學的熱點,金成在教授的分享使我們距離學術前沿更近了一步。弗盧塞爾對技術哲學和人類歷史的解讀,利用文字對抗傳統圖像的魔術性思維,利用裝置對抗文字的不透明,利用對話對抗大眾媒體的裝置,這為我們認識和理解世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媒介視角,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。